这个最初的最初,起先人们认为就是天地,人们凭直观就可以观察到一切变化都发生在天地之间,但是后来人们终于认识到天地也不是从来就有的,也是被开辟出来的,因此天地也不是最初的最初。
儒家是主张礼治的,未能开出民主法治,这是事实。孔子选择这件事实本身,就是要说明情感的真实性和重要性,这才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。
因此说,人除了人情事变就再也没有什么了,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。孔子的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在儒家看来,这是有内在必然性的,这种必然性体现了存在与价值的统一。儒家承认,在亲情这一点上,人与动物有极相似(如程颢、朱子等人)之处,这是人与动物连续性的一面,但这未必有损于人类的尊严。所谓理性,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,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含义是西方哲学家共同接受的,这就是指人的理智能力,包括逻辑推理、数学证明、概念分析等等,延续到现代,则称之为智能。
但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。这说明,儒家的理性学说是一种自然理性学说和具体理性学说。天道、天德不是实体,心灵也不是实体,天道流行或天德流行正说明它是一个过程,它的功能就在于赋予万物,但是只有人才有境界,原因就在于心灵的创造。
朱熹、王阳明那样的哲学家,也不是诗人。我认为,中西哲学不仅有互补的一面,而且有融合之可能。中国哲学则认为,唯有性情是最重要的,也是人人所具有的。总之,中国哲学所说的心是上通天道、天德的,心与世界本原或本体是相通的。
中国哲学也讲世界本体或本原,儒家有所谓天,道家有所谓道,但天和道内在于心而存在,此即所谓道心、天心(或仁心)。中国哲学重视情感、情性,因而提倡性理。
中国哲学也讲本体论,但与西方哲学有很大区别。其实,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超越。人生问题、生命问题不是单靠概念分析能够解决的,它必须深入人的情感意识之中,切入生命活动与实践之中。从心灵哲学可以说明这一点。
有人认为中国哲学缺乏超越,这是用西方哲学的超越解释中国哲学。禅宗所说的真如、实在,便是佛教的最高真理,但必须明心见性而后得。内圣开外王,此路走不通,但内圣之学则不可丢。庄子所说的真知,便是真人所具有的真理。
就直觉而言,并不是纯粹智的直觉,还有情感体验在内,不如说是体验层次上的直觉。它是讲心智的,不是讲心性的。
其实,儒家的孔子和孟子,道家的老子和庄子,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肯定了这一点。但冯先生所用的方法,基本上是西方的概念分析法。
总之,中国哲学所说的真,既不是逻辑的真,也不是实证知识的真,而是生命存在的真。中国哲学所说的本体,也是一种承诺,但它不是实体,而是本源性存在,或潜在性存在,是一种创造与发展的可能性,其实现则靠作用、功能。梁漱溟先生讲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时,提出中、西、印三种路向说,认为西方哲学与文化是向前的,印度是向后的,中国是中间的或居中的。提出语言游戏学说的晚期维特根斯坦,虽然否定了前期的语言逻辑形式的观点,但它同样追求一种与心理体验无关的意义。我所说的重情,也是从广义上说的,决不是仅指感性情感,如激情、情绪、脾性之类,这方面中国哲学虽然是重视的,但是决不限于此,有很多哲学家则是持否定态度的。儒家从道德情感体验道德境界,道家从自然情感体验审美境界,佛教禅宗则从宗教情感体验宗教境界。
学院派的哲学家,热衷于西方式的本体论、认识论和方法论,而很少讲功夫。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同这种心灵哲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(直到现在,有人把心灵学理解为智能学或心智学)。
在人类心灵中,智性和情性都是重要的、不可缺少的,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,更好地结合起来。因此我认为,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论,既是词学的,又是哲学的。
我们对那些单单依据感觉、以往的意见、偏见、传统或某种权威而确定的知识都必须持怀疑态度。比如孟子的本心与欲心,庄子的真心与成心,佛教的清净心与染心,理学家的道心与人心、未发与已发,等等(只有清朝的戴震明确区分了知、情、欲)。
心灵的超越就在于超出自身的限制,达到某种普遍的实在或实体(不管是否能达到,或达到什么程度,它总是以此为目的)。西方宗教哲学也是如此。[5] 见《场与有——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》,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。体验和直觉虽有密切联系,但仍有区别。
[7] 关于冯友兰的境界说,详见本书第十八章。中国哲学各大主流派,无论对天道的规定如何,如道家规定为自然本体,儒家规定为道德本体,但天道性心是通而为一的,是由心来实现的。
西方的语言分析哲学所讲的意义,同中国的得意忘言之意,含义大不相同。在提高精神境界的同时,也会有科学理性精神,而不至于缺乏理智头脑。
在我者不是别的,就是人的存在,人的性情。[4]《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》,第145页。
康德认为,道德情感并不能通向自由意志。西方哲学与西方宗教在心灵问题上固然有许多区别,但在这一基本出发点上则是共同的。[8]《伽达默尔论柏拉图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,第169页。这种分法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,但我认为,牟先生是否过分夸大了两大系统的区别,并且以横贯系统概括程朱一派,是否有将程朱学说西方化的倾向。
心灵不仅能够下通人事,而且能够上达天德。它讲本体与作用的关系,最终导向本体与功夫的关系。
庄子把自然之情看成人的真性情,是心灵中最重要、最美好的东西。心灵之境恰恰在于打破内外界限,取消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,使万物呈现于自身心灵,真所谓万物皆备于我。
也只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,才极力反对笛卡尔式的传统,反对主体与客体的对立。因为这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方法。
本文由转祸为福网华为首款5G可折叠智能手机将于2月24日震撼发布转祸为福网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节电专家建议城里人少跳广场舞”